点击数:20272009-07-06 00:00:00
我一直都在寻找,希望能给自己的画找一个好的归宿。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特别高兴。希望后辈学子们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打破传统束缚,开创出艺术新天地。”易图境教授在捐赠仪式上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和对后辈的期望。11月22日,怀化学院五十华诞,当代中国花鸟画杰出表现主义艺术大师易图境,将自己精心创作的百幅作品作为生日礼物赠给学校。
易老与沈从文、黄永玉并称为“湘西三杰”。易老以其超越古今、生辣雄浑的表现手法让同道为之倾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黄永玉说:“易老的荷花受到刘海栗的影响,但要比刘海栗的成熟”。全国著名画家周韶华称赞:“易老的花鸟画改变了中国花鸟画的格局”。
易老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选送到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展出,其艺术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当代国画家大辞典》、《中国新闻人物》等专业辞典。已经八十八岁的易老此刻正微笑地注视着每一个人,并为自己因脚疾而只能坐着讲话深表歉意,一代花鸟写意大师尽显谦谦儒雅之风。
遥忆当年“老牧童”:渴笔驰骋 志在千里
易图境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1922年5月13日出生于雪峰山下的黔阳县洗马乡柳坪村。古朴的自然村落,溪水绕村而过,似锻带般飘进深山。村前几棵桶粗的红枫树,树冠遮天盖日,常有小鸟在枝头嬉戏。幼年的易图境最喜欢骑在牛背上看戏,看完戏后似懂非懂地涂鸦着心目中关云长的画像,竟得到易舜尧老师的赏识,开始了最初的艺术启蒙。易舜尧老师教了他不少水墨花鸟画的技法,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艺术芳华,高小毕业时代表美术班画的一张腊梅,得了头名,轰动全校,便不时有同学悄悄拿盐蛋来换他的画。
亲戚族里有些人不理解他的“涂涂画画”,称之为“把戏”,所幸父亲是个很有见识的人,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作画。常常把他的画挂在墙上细细品味,时不时地叫声好,并把自己珍藏的家传宝贝《介子园画谱》拿出来给他临摹。在易图境心中,父亲是他的知音。
易图境小画家的名声慢慢在安江黔阳一带传开了,那时他在黔阳读初中,离家有两百多里路,每次回家都要在安江住一晚,所到之处便都挂了他的四条屏梅兰竹荷。同学们纷纷请他作画,他有求必应,来者不拒。
初中毕业后,经人介绍,易图境到离家十几里的铁山庙当起了老师,这段日子他烦闷焦虑不己,经常夜不成眠,似乎总看不清眼前的路。没想到,有个人说了句话,竟让他重新燃起画画的激情,改写了人生命运。此人便是亦癫亦狂的“疯子”肖宗寅 ,写一笔雄健的书法,画一手好画,具满腹经纶,只因行为古怪,思想偏颇,胸前常挂一块写着“四民主义”的牌子,被世人看作半疯半狂的癫子。当时易老的一个同学请肖宗寅先生作画,他疑神片刻,捉笔墨两幅画一挥而就。当他画完准备扭头出去时,见了内屋有四幅梅、兰、竹、菊,很是惊异。得知是易图境所作,又得知他的近况,大为惋惜,拍着膝盖惊呼“如此小小年纪,画出这样的画,不去深造去教书,惜哉、惜哉”。
半个月后,同学将此画赠给他,他展开一看,画中荷叶大如斗,笔笔生辉,寒梅枝杆苍如古铁,画面气势磅礴,夺人心魄,直把他看得目瞪口呆。得知肖宗寅的话,易老陷入了沉思。那句话似一束亮丽的阳光扫开了郁积在心中的阴霾,他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只有勇敢走出家门,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他毅然离开眷恋的故土,踏上艰苦的学画之旅,1943年他考入华中高等艺术学校,后又就读于武昌艺专,师从我国著名画家陈国钊、张振铎、张肇铭、黄遐举等花鸟山水画泰斗,与当今潇湘名家陈白一、汤文选等为友,接受正规的传统国画教育。近半个世纪以来,他细心观察自然,体验百味人生,或于数尺长卷之中,或于方寸小品之内,画青蛙、画鸡雏 、画牡丹芍药、画棕榈芭蕉,无不溶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画坛评论家胡果存说,易图境的画“粗犷而又秀丽,豪放而又清柔,洒脱而又富有章法,飘逸而又不失严谨,气势磅礴而又构思精致,气韵生动而又立意高远,笔墨酣畅淋漓而又纵横老辣,生活气息浓厚而又技法纷呈,是高层次的豪放文人画。
凡古今成大事者,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最终经受住生活考验的人。易老的绘画之路坎坷曲折,内中许多辛酸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他四岁丧母,继母待他又极其刻薄,后被父亲送至外公外婆家抚养,噩梦才算结束。抗日战争初期,华中艺专从长沙搬到湘潭一个小地方肖家塘。当时没有汽车,只能走路。为了学画,他一个人挑着被子、皮箱,一步一步地走过去。从家出发到湘潭600多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9天才到。途中饿了就啃又干又冷的馒头,累了就睡在路边,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
武昌艺专毕业时,正好赶上全国解放,他响应党的号召回溆浦教书。当时师资缺乏,他担任了班主任,一星期有22节课。白天教书育人,组织活动,傍晚走访学生家庭,一直忙到很晚才回家。可再忙再累,他每天都坚持作画,常常绘画至深夜。他热情敬业,专业水平高,许多家长学生都很喜欢他。可他为人过于憨厚正直,在一次学生会上得罪了校长,文革开始后,他便成为攻击对象。1966年,易图境头上带着三顶高帽子,“地主分子的孝子孝孙”、“三青团员”、“历史反革命分子”,还有许多说不清的莫须有的罪名,罚跪是经常的事,常常一跪便是一个下午,膝盖骨都跪变形了,常有许多人受不了折磨,成天哀声叹气。生性乐观的他不以为意,总是乐呵呵地讲着笑话开导别人。
1969年秋,48岁的他,因画画走白专道路思想“反动”屡教不改,被校方开除遣送回老家。在老家放牛的四年时间里,不断观察、思考自然的变化。没有水墨材料,他便改画速写,赶场的农民、看牛娃、村姑都争着当他的模特。那时条件差,比手大一点的毛边纸都被视若珍宝。他惜纸如金,养成了画画从不打草稿的习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那段艰苦的岁月,他练就了一副铮铮傲骨,风雨难摧,才能有如今——
畅想今朝一“荷翁”:苍如古铁 灿若明霞
1987年,易老在怀化市博物馆举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当时,黄永玉、汤文选、澎群都应邀而至。黄永玉仔细地观看了其画作后,连说“痛快”,还半开玩笑地说“易老的人老实,画不老实,这很好”,并为其题字“雄强苍古”,给了易老很大的鼓舞。
1993年初夏,易老刚举办完珠海画展,就收到一封上海来信。信中大意说,前去珠海,有幸一睹易老的大作,枯笔焦墨,苍劲老辣,极具大家风范。然而所钤印章实在差矣,有伤大雅。如蒙不弃,可否再寄大作一二,老夫愿为君操刀治印,聊以附骥如何?
易老有点受宠若惊了,没想到中国书画金石大家钱匋君老翁竟然会主动要求为素不相识、名不见经传的自己操刀治印。于是,他满怀感动和激情,挥动如椽之笔,恣意挥洒豪情,两天一气呵成山水花鸟画6幅寄给匋君翁。不久,便收到钱老寄来的两枚寿山石印章。一枚是署名章:易图境,印身刻“君匋八十八岁作于上海”。一枚是闲章:老牧童,印身刻“君匋癸酉年七月八十八岁作”。皆被易老珍藏。
易老从事国画创作70余年,写意花鸟画笔墨厚重,质朴自然,情趣万千。他不断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画风,并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焦墨重彩、焦墨淡彩、焦墨泼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就了他“写意花鸟画独领风骚”的意境。易老擅长画棕榈、向日葵、紫藤鸡、鸟蛙,尤其酷爱荷花,被业内人士以“荷翁”相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著名美术史评论家薛永年赞其成绩与风格“苍如古铁,灿若明霞”。
一幅《盛世荷花图》,大胆采用旁人忌讳的枯墨画大写意,营造出令人荡气回肠的气韵,笔法自由奔放,收放自如。“干裂秋风”中的荷在逆风中顽强挺立,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易老一生的艺术写照。他在逆境中不断求索,对艺术锲而不舍地追求的精神,不仅得到界内人士的高度赞扬,言传身教中,感染了一代由一代学子。正是——
艺术殿堂的守望者:执教四十载 殷殷情深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易老得以平反,回到当时的怀化师专重新执教中国画,这一教便是41年。他备课极其认真,连用作示范的小画也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很是严格。在教学方法上,由浅入深,因材施教,多做示范表演,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守望和付出,终得春风化丝雨、桃李满天下。
他所教的师专第一届美术班20余人,毕业后均在画界取得了一定成就,现在皆担任全国各大高校美术系的领导,成为能挑大梁的重要角色。湖南科技大学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杨国平教授对当年的求学经历仍记忆犹新,“易老一直都坚持4点钟就起床作画,6点多便到学生宿舍催促我们做早操上早课,这让我们丝毫不敢懈怠,长期坚持,养成了严谨治学的作风。易老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偶像。”
在拜易老为师的人们中,既有五岁的稚子,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凡是上门求教的,易老都热情接待,悉心指点。溆浦的蔡澎蒲,10岁便跟从易老学画,13岁就在地区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得到钟增亚的赞赏,深得易老的“真传”。2001年他从怀化学院毕业后,便一直担任易老的助理,照顾易老的饮食起居及安排日常事宜。
易老退休后,仍心系学校学子。我校美术系党总支书记、易老的学生胡光胜老师钦佩地说道,“只要系里需要易老去做花鸟画的示范表演,他总是随叫随到,耐心地辅导学生。”易老还先后担任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屈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为社会培养了许多艺术人才。
我校美术系专门设有易图境研究室,方便易老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和交流。将于09年 月建成的易图境美术馆,建成后将展览易老近70年精心创作的作品,方便写生交流观摩,为广大师生搭建一片开阔眼界、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为我校对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易老八十大寿时,学校赠给他大寿字牌匾。易老将牌匾悬挂于客厅的墙上,一进门便可以看到,非常醒目。
08年11月22日,我校五十华诞,易老将自己精心创作的市价值一千万的百幅作品赠给我校。这份特殊的礼物意义非凡,正如宋克慧副院长所说,“这些作品是无价的,是我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感谢易老无私的馈赠。”当学生记者问及此次捐赠初衷,易老说道,“推广文化艺术,是教师的责任,经过校庆赠画的承送,希望后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有突破和发展,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易老对艺术的痴迷对讲台的热爱对后代学子的关心,让我们在感动之余,衷心地祝福易老在未来——
不用扬鞭自奋蹄: 老当益壮 痴心不已
易老对文革时被劳动改造,家境贫寒,疏于对子女的培养深感遗憾,所幸的是,孙辈们都很有出息,他已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继承人。
二儿子易粒粟的大女儿易娟娟继承易老的事业,在绘画上已初露峥嵘,从中国美院人物画系毕业后留学德国。易粒粟的二女儿易春兰从清华大学服装设计系毕业后有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理工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目前已经在北京工作。易老最疼爱的重孙女易娇娇,特别喜欢易老色彩斑斓的大画,三岁便能“舞文弄墨”,捉起画笔来是有模有样的。
照常理易老应该赋闲在家尽享天伦之乐,可绘画已经和他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他仍坚持6点起床作画一直到10点,还经常到各个高校与学生们亲切交流,照他自己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希望自己可以画到一百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对易老一生最好的诠释。在此衷心地祝愿易老艺术之树常青,身体健康长寿。